首页 > 高考资讯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课程?

发布时间:2023-08-23 14:17:18 | 广博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课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课程?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一、《专业标准》是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指导文件,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建设、管理和实施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督导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全省实施高中阶段 学历教育 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必须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和《专业标准》,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备案。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课程?

1、公共课:语、数、英、 职业生涯规划 、音乐、体育等。

2、专业课:汽车维修、电子电器、空调制冷维修、 计算机应用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制糖、造纸、服装设计等等。

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 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 义务教育 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扩展资料:

中职院校的分类:

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三大类: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中职,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

(2)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2到3年。

(3) 职业中学 (职业高中),简称 职中 (职高),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3年。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适当。

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20,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不低于20%。

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 双师型教师 不低于3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 广博教育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课程?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A. 中职学校实训课师生比国家标准是多少

教育部复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制准》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 *** 教师比例适当。

专任教师 一般不少于60人, 师生比 达到 1:20 ,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

B. 教育部关于中职教师工作量的规定

教职工工作量标准

专任教师的周课时量原则上按以下标准执行:

1、普通高中教师10—14节,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12节,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每周14节(中职学校可参照本标准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各学科周课时量标准);

2、初中教师12—16节,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每周14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16节;

3、小学教师14—18节,语文、数学每周14节,其他专任教师每周18节。周课时数的下限是以语文、数学课为标准确定的,其他学科教师周课时数折算标准及学校管理人员、职员的工作量由学校根据满负荷原则,结合实际确定;班额较小的村、完小周课时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4、中小学校长(含党组织负责人)、副校长,内设机构领导原则上要兼课,工作量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其他管理人员、群团组织负责人原则上由专任教师兼任,做到一人多岗。

(2)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关于概念的界定

1、课时量。指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于课前、课中、课后所付出的脑力、体力劳动。含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技术设备维护维修等。

2、标准课时量。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综合考虑各学科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所付出的脑力、体力劳动的情况,本意见把初中音、体、美等学科的课堂教学1课时作为1标准课时量。标准课时量是教职工工作量考核的主要依据。

3、折合系数。以初中音、美、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1课时作为标准课时量1.0,其它学科以此为参照进行折算产生折合系数。

4、周课时量。学科教师五个工作日内由学校安排的课时总量。

5、基础工作量。根据现行教学计划、教师编制的规定,教师在五个工作日内承担一(几)科一(几)班的教学任务,相对饱和或合适的课时总量。本意见规定教师在五个工作日内的基础工作量为折算后的16个标准课时量。

教学人员周工作量考核办法

1、中小学教师周工作量按周标准课时量计算。

2、中小学教师周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实际上课时数×学科类别系数)+浮动工作量。

3、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中学40分钟/节)授课,教师实际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4、学科类别系数=备课系数+批改作业系数,指对各学科的调整系数。

C. 中职素质教育读夲课程标准

中职数字教育读本课程标准是什么我不清楚啊!

D. 教育部制定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
同义词 教育部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教育部现有19个内设司、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
教育部在1985年至1998年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既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国立院校的经营者。

E. 如何处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中职阶段《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关系

《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成“总目标”“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内”以及“学段目标”三容个部分。
“总目标”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
“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也可以称为数学课程的四个具体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表述为三点:一是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二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数学课程“总目标”的表述,言简意赅,即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分别从获得“四基”、增强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的角度,用明确区分又相互联系的三句话表述,又体现了《纲要》中规定的三维目标,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的思想。

F. 如何进行中职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以上就是广博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广博教育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课程?”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