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0:57:26 | 广博教育网
长江师范学院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31年,前身是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本期本站将为大家讲述,长江师范学院的新高考选科要求,供同学们选科和报考时参考。
一、长江师范学院高中选科要求总体情况
(一)首选科目要求为“仅物理”的专业有21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35.6%的比例。其中:
1、再选科目要求为“不提科目要求”的专业有19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32.2%的比例。
2、再选科目要求为“必须选考化学”的专业有1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1.7%的比例。
3、再选科目要求为“化学,生物选考一门”的专业有1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1.7%的比例。
(二)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历史均可”的专业有38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64.4%的比例。其中:
1、再选科目要求为“不提科目要求”的专业有35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59.3%的比例。
2、再选科目要求为“必须选考思想政治”的专业有2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3.4%的比例。
3、再选科目要求为“化学,生物选考一门”的专业有1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1.7%的比例。
二、长江师范学院新高考选科要求(重庆3+1+2选科模式)
以下是重庆考试院公布的长江师范学院2021年高考选科要求,供同样实行3+1+2选科模式省份的同学们参考。(本站使用了“分号”来隔开首选科目与再选科目要求)
1、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
(1)数学与应用数学
(2)物理学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工业设计
(5)材料科学与工程
(6)材料化学
(7)通信工程
(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9)机器人工程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物联网工程
(1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13)土木工程
(1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15)化学工程与工艺
(16)环境科学 ,
(17)环境生态工程
(18)生物工程
(19)工程造价
2、仅物理;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1)化学
3、仅物理;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1)生物科学
4、物理或历史均可;不提科目要求
(1)经济统计学
(2)金融工程
(3)国际经济与贸易
(4)小学教育
(5)体育教育
(6)汉语言文学
(7)英语
(8)日语
(9)广播电视学
(10)网络与新媒体
(11)历史学
(12)应用统计学
(13)食品科学与工程
(14)园林
(15)工商管理类: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16)市场营销
(17)财务管理
(18)公共事业管理
(19)物流工程
(20)旅游管理
(21)音乐表演
(22)音乐表演
(23)音乐表演
(24)音乐学
(25)舞蹈学
(26)播音与主持艺术
(27)美术学
(28)雕塑
(29)视觉传达设计
(30)环境设计
(31)服装与服饰设计
(32)数字媒体艺术
5、物理或历史均可;思想政治(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1)政治学与行政学
(2)思想政治教育
6、物理或历史均可;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1)园艺
甘肃2024年起,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模式,这意味着,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不再分文理科。
自2024年起,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年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这意味着,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广博教育网
据了解,2024年起,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模式,“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即: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2”即: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从4门中选择2门)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在招生录取方面,自2024年起,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别划定录取分数线,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增加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
从总体上看,“3+1+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