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1 15:19:42 | 广博教育网
我省将于6月26日至28日进行高招音乐、美术、体育本科批次及特殊类型招生的志愿填报,随着时间的临近,众多考生非常关注今年首次实行的平行志愿。为此,省高招办昨日就一些考生近来关注的志愿填报问题,公开进行了解答。
平行志愿三大好处
省高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近几年的招生实践看,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归纳起来,实行平行志愿有以下3点好处:
(1)平行志愿在客观上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了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增加高分考生投档机会。
(3)有利于避免高校生源“挤堆”或“断档”现象,降低高校宣传的难度。考生的流向更趋合理,录取新生学业水平较为接近,更加有利于高校理性招生宣传和教学组织管理。
对高低分考生都有利
有人认为,平行志愿只对高分考生有利。省高招办人士表示,其实这是误解。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对于不同批次不同分数的考生都增加了选择面,都比以往的梯度志愿模式有了更多的填报和投档机会。因此,这项改革是惠及广大考生的一件大好事。
多个批次实行平行志愿
今年我省实行 “平行志愿”的批次范围为文史类、理工类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的常规志愿(即“第一志愿”)以及这三个批次的征求志愿,高职高专批常规志愿和高职高专的补充录取志愿。
本科可填4个常规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本科各批次均设有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不再设“参考志愿”。常规志愿设4个 (A、B、C、D)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征求志愿设4个(A、B、C、D)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和是否愿意院校间调剂栏目,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
高职高专批的常规志愿设6个(A、B、C、D、E、F)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高职高专批不设征求志愿,而在高校开学新生报到后根据院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组织补充录取。
“平行志愿”这样投档
考生投档原则是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按“分数优先”原则先将考生的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出位次;再按“遵循志愿”原则依次检索每一个考生填报的A、B、C、D等若干个“平行志愿”以确定是否出档。如果考生符合A栏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会投档到A栏志愿学校;如果不符合A栏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随即检索其B栏志愿……以此类推,直到该考生被投档或确认因志愿填报不当等原因不能被投档。
比如,我省本科一批设置了4个平行志愿。文史类考生张三高考投档分605分。在投档前,省高招办要对全省文史类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张三投档分605分,排序结果是985位,这就是张三的位次。假如他达到本科一批的录取控制分数线,那么,在本科一批投档时,当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检索到985位次时,张三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将按其自然顺序被依次检索。这时将出现5种情况:
第一,张三的投档分符合A志愿院校投档线,则张三的档案投到A志愿院校。这时,因为已被投档,其它志愿就不再检索,余下的B、C、D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也就不起作用。
第二,张三的投档分未能达到A志愿院校投档线,但达到了B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到B志愿院校,其志愿也不再检索,这时,C、D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第三、第四种情况以次类推。
第五,张三的投档分均未能达到所报的4所志愿院校投档线,则张三的4个平行志愿逐一检索后都无法被投出,只能参加征求志愿的填报或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
高考成绩揭晓了,下一步考生和家长考虑更多的将是如何科学地填报各批次志愿,提高自己被心仪大学录取的“命中率”。由于今年是海南省首次实行高考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与传统的梯度志愿相比较,平行志愿填报有许多不同。如果考生和家长有什么疑问,可致电海口晚报新闻热线66812555、66813555进行咨询,或发电子邮件至CXW0618@163.COM信箱,将及时给予解答。
平行志愿比梯度志愿更公平
对于考生来说,填报志愿无疑是高考后的又一次挑战。在传统的梯度志愿中,按照“志愿优先,依照分数”的投档录取模式进行,先对第一志愿的学生按高校录取比例从入围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因此,考生的一志愿尤其关键,报高了怕落选,报低了怕“吃亏”。往年,总有部分考生尤其是高分段考生一志愿报高了,而二、三志愿的院校又在一志愿录取满额,导致一志愿掉档后,在二、三志愿连出档的机会都没有。
实行平行志愿之后,投档录取模式按“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高分考生有优先参加检索投档的机会,且考生填报的几个志愿在同一时间有同时被检索的机会,不像梯度志愿那样分第一、第二、第几志愿,这就降低了高分考生落榜的风险。
其次,在梯度志愿录取时,考生常常会出现“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高分低就”和“高分落选”的现象,招生学校也常常出现生源不平衡、年度差异大、“大小年”或“断档”的现象。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上述现象将大大减弱,提高了考生志愿的满足率和满意度,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使高考录取更公平也更合理。
平行志愿让考生有更多选择
按照往年的梯度志愿录取,本科第一批A段的考生只设3个有先后顺序的学校志愿,B段的考生则设有5个有先后顺序的学校志愿。根据海南省今年实施平行志愿的细则规定,今年海南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批次,每批设6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每所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这也意味着平行志愿比梯度志愿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省在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含对口招生类)以及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艺术类本科学校(不含艺术类“单考”学校)均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但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艺术类“单考”学校和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其它学校,继续实行梯度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可以说,实行平行志愿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考生的志愿取向,提高考生志愿的实现率,减少高分考生落榜现象,当然也将相应减少低分考生被录取到较高层次院校的几率。
高分未必会上分数线高的院校
有部分考生和家长询问,实行平行志愿后,是不是只要考分高,就肯定被录取到分数线高的院校?省考试局相关负责人解答:并不是这样的,平行志愿并不是平等志愿,它实际上必须遵循“考生之间,位次优先;考生自身,院校有序”的原则。也就是说,检索考生排序位次符合条件后,再依考生所填平行志愿排列的院校自然顺序逐个检索,当该考生的投档分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投给A院校。在此情况下,该考生的分数即使达到B、C、D、E、F院校的投档条件,也不会再投。依次,若A院校已投满或考生不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检索其B、C、D、E、F院校是否可以投出,以此类推。检索完A、B、C、D、E、F6个平行志愿均未能投出时,则该考生平行志愿的投档即告结束,只有等待未录取满额院校征集志愿或转入下一批次院校录取。在对某个考生检索平行志愿时,一定按A、B、C、D、E、F顺序进行,不会打乱顺序任抽一个检索。
平行志愿也有落榜风险
有考生认为,自己的分数比排在后面的考生高,只要入围录取院校的投档线,就不会有落榜风险。省考试局释疑,平行志愿也有落榜的风险。如今年外省本科学校在海南省的投档比例按1:1.05来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则必然有5%的考生要落选到下一个批次参加录取。另外,由于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只进行一个轮次的投档,一旦考生的档案投出后又被学校退回,即使考生符合其它几个志愿的投档条件,也不能再次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如果考生不愿意参加志愿征集,则意味着在本批次落选。再者,实行平行志愿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理想的学校和喜欢的专业,如果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明显偏高,达不到填报的所有学校志愿的投档线,考生的档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即使是考生的档案投给报考学校后,仍然存在能否被录取的风险,如果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对偏低,报考的专业又比较热门,或着是不符合专业录取的体检要求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或者是不符合某些专业录取的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等等,考生有可能被学校退档,从而出现落选的可能。
省考试局提醒,平行志愿并不等于零风险志愿,只是相对于梯度志愿来说风险会小一些,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还要注意志愿间的梯度,避免前面的志愿未能投出,后面的志愿也投不了档的现象发生。
注意学校和专业之间的有效搭配
省考试局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根据自己的投档成绩,参考各高校往年在海南省的投档和录取的成绩,综合分析后合理定位,填报与自己投档成绩相匹配的招生学校。二是注意6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可参考试验省总结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口诀”来选择学校,合理确定各志愿之间的梯度。三是注意学校和专业之间的有效搭配,优先选择专业的考生不妨把学校的层次降低一些,这样在所报考的学校中才会占有分数优势,录取到满意的专业;优先选择学校的考生,不妨避开热门专业且多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报考学校的专业调剂,这样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大一些。四是根据专业的体检要求和自己的体检结果,避开受限的专业,尽量不选不宜就读的专业。五是注意报考专业对相关科目成绩的要求。六是上网查阅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认真研读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记者 陈新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