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0 21:06:24 | 广博教育网
楚天都市报消息 6月25日,湖北省高考成绩单公布,同期,2011年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从明日起至7月1日三天,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拿到成绩,如何把志愿填好?专家提示,分数高的,志愿填报万不可大意,“临门一脚”要稳住;分数不理想的,如果“这一脚”踢得巧,也能及时补救,步入理想大学。
院校投档线该怎样预估
不难看出,校线预估是志愿填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判断考生分数能不能达到学校的录取线呢?张才生根据多年经验,为广大考生提供运用省校线差均值的方法来预估校线,即预估分数线=当年批次线+往年线差均值+保险系数省校线差指院校投档线(简称校线)减去所在批次控制线(俗称省线)的差,线差均值是以往若干年批次差相加除以年数的均值。
由于高考分数线每年均有波动,仅依据一两年的情况预测不容易准确。建议考生至少参考院校前3年,甚至4到5年的招生调档线,综合分析其每年调档线与所在批次的批次控制线的“线差”,算出平均值。
例如,2006年至2009年,武汉大学在湖北省的理工类第一批校线与湖北省重点线的分差分别为:45、46、49、53,平均值约为48分。2010年,湖北理科重点线为557分,另设5分的波动值即保险系数。由此推测,2010年该校理科校线:557+48+5=610分(上下)。实际上,武大2010年理工校线为606分,误差只有4分。
平行志愿:保冲结合意愿排序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张才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平行志愿,考生需掌握“八字方针”——“保冲结合,意愿排序”。
所谓保冲结合,拿今年新增的第一批本科第一志愿为例。在考生可填报的5个平行志愿中,要选择两到三所“保底”院校。什么是“保底”院校呢?就是说,预估校线(即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自己绩低的院校。
另外相应的,选择两到三所预计校线可能比自己成绩略高,但也有可能波动的学校“冲一冲”。正所谓“跳起来摘桃子”,希望与风险并存。如果落选,可以进入保底志愿;如果成功,相当于给自己选择了一个更优质的平台。
根据“保冲结合”原则选取了5所院校后,按照“意愿排序”。“意愿排序”,顾名思义,考生最想读哪所学校,就把哪所学校排第一位,依次类推。而对于每所院校6个专业志愿的选择,也应循此原则。
注重“细节”为志愿上保险
细节决定成败,用在高考志愿填报上,一点也不为过。考生和家长们只有注意了志愿填报环节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志愿系上保险带,降低被退档的风险。广博教育网
细节一:服从调剂
实例:2010年理科考生小栗,高考成绩556分,高出当地本科二批控制线28分。小栗的理想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该校近3年在小栗所在地的理科分数线,都高出本科二批控制线25-30分。为了加大录取几率,他愿意服从专业调剂。最后,小栗没有被自己填报的3个热门专业录取,但被调剂到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解读:一般人认为,被调剂的专业都是差专业,或者不好就业的专业。实际上,这是一个心理误区。就目前来看,调剂得比较多的专业一种是计划量较大的专业,一种是计划量较少的专业。实际上,高校计划量大的专业一般都是社会急需的,而计划量少的可能本来总体需求就小。
细节二:梯度递减
实例:山东理科考生郑金龙,2010年高考成绩为597分,仅高出山东省一本控制线17分。按常理,上部属重点院校的可能性较小。但是,郑金龙在仔细考察了部属重点院校往年在山东的录取情况后,第一志愿填了江南大学,3个专业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纺织工程。最终他被江南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录取。
解读:江南大学虽然是部属“211工程”院校,但由于该校是前些年由几所高校合并而来,校名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并不响亮,因而历年来在山东的录取分数并不高,考生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才果断地把江南大学放在了第一志愿。
填报专业时,他也注意了梯度递减,第一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是该校的热门专业,录取的可能性很小;第二、三专业则是在别人看来的“冷门”专业。根据以前录取结果看,一般来说,只要进档就有可能录取。
细节三:单科分数
实例:河南文科考生方茜2010年考了541分,她一心想去上海读书,于是在二本一志愿里填报了上海一所财经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后来,该校公布录取线是538分,但方茜却因为外语97分,比所报专业外语单科分数不低于100分的要求低三分而掉档。
解读:看来,报志愿不仅要看自己的总分是否与所报院校相符合,也要看自己的单科分数是否符合招生院校的特殊要求。否则,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套牢”。
除了以上列举的细节案例外,还有如参考学校、专业录取平均分,看清学校对男女生比例的要求等,以及对身体体检方面的要求,如疾病、色盲等,要仔细阅读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结合自身实际,避开受限因素,设计最科学合理的志愿结构。
省招考院提醒,填报志愿要有适当梯度
“如果分数满足同一批次5个院校的要求,档案就能同时投到5所学校,可以自由选择一所就读;平行志愿体现分数优先,所以只要上了线,就肯定投得出去。”不少考生对平行志愿填报有这样的认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昨日,省招生考试院通报了平行志愿填报的三大误区,并指出,在5个平行志愿上,考生还是要注意合理梯度。
误区一:优先录取A志愿填报的考生
今年我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较之以往的顺序志愿投档,平行志愿形式的投档基本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就同批次同科类整体而言,高分考生优先获得投档机会;就考生个体而言,则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投档,填报的平行志愿只在该批次该轮投档中有效。因此,如果两个考生填报同一院校,其中一个是A志愿,一个是B志愿,并不一定优先录取A志愿的考生,而是谁的分数高就录取谁。
误区二:考生档案可同时投到5个院校
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本科和专科层次的志愿设置上,每个批次设置5个院校平行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标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行平行志愿时,5个院校的ABCDE5个志愿是绝对平行,没有顺序的,考生的档案也不能同时投到ABCDE5个志愿的高校。
昨日,省招生考试院解释,对考生个人志愿来说,ABCDE5个院校志愿还是有顺序的。当填报的几所高校都满足条件时,要遵循A、B、C、D、E的志愿顺序将该考生的档案投档到首先满足条件的一所高校。在目前条件下,考生的档案还不能做到一档多投,只能一档一投。
误区三:平行志愿下不存在退档风险
尽管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生档案肯定能投到自己填报的一所高校。
省招生考试院解释,当考生的实际成绩低于填报志愿的每一所高校的最低投档线时,确实存在档案投不出的风险。“高校招生由于有专业匹配问题,加上高校不同专业对选考科目、身体条件、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有不同的要求,无法按1:1投档,投档数需要有一定剩余,所以存在退档的风险。”省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介绍,我省将按照1:1.05至1:1.1的比例进行投档,比如,院校计划招收20名新生,考试院将可能提供21个考生档案。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认识到虽然平行院校志愿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风险依然是存在的。(记者:毛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