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9 18:43:31 | 广博教育网
晨报讯 今年高考第一次志愿填报将于下月12日启动。记者昨天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考生填报志愿主要考虑三个因素,包括学校地域、学校批次和专业。本市高招今年继续实行部分平行志愿,市高招办负责人表示,平行志愿中的三所学校在实际录取时仍有先后顺序之分,建议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时,应把最理想的学校放在前面。
“填报志愿主要是考生之间学习成绩的比较和对录取规则的了解。”市高招办主任高福勤表示,考生的学习成绩是填报志愿的基础。填报志愿一般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学校地域,二是学校批次,三是专业。考生可采用排除法来选择志愿,实力强的考生可以选择的学校范围更大,如北京区域内的北大、清华等名校,也可选择名校中的理想专业。随着考生实力的减弱,选择的因素就要逐步减少,可以排除地域或排除地域中的名校及降低批次,或不要求专业来层层排除,最后确定自己的选择。
针对平行志愿的填报方法,高福勤说,因为第二志愿为平行的三所学校,考生可采取“摸一摸、稳一稳、保一保”的填报方式。平行志愿中的学校理论上是没有顺序的,但实际录取时,对于同一种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先后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把最理想的学校放在前面,第三所学校最好选择把握最大的学校。
据介绍,平行志愿也有风险。一是如果考生填报志愿过高,档案会无法投出;二是档案投出,学校退档。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认真填好第一志愿,争取第一志愿就实现上大学的愿望。(记者:罗德宏)
湖北日报讯 今年我省第一次执行平行志愿,打破了原有的填报方式,那么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还能不能作参考?又如何利用好历年的分数线呢?因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利用高校以往的录取数据为考生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多年分数更具参考价值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进行咨询的时候往往关心的是高校上一年的录取分数。实际上,考生在填报志愿参考相关高校和专业录取分数线时,不能只参考上一年的相关数据。因为高考某一年的录取数据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受“大小年”、考生所在地高考试题难度、评分情况、考生填报志愿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考生和家长最好参考高校在我省前3年到5年的数据,考生和家长在使用某高校专业录取分数时,也应参考该校3年到5年的数据。
平均分将更有参考意义
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各所高校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对绝大多数高校来说,尽管录取最低分波动较大,但其录取平均分差(=高校录取平均分-相应批次省控线)一般波动不会太大。所以,如果要稳妥填报,最好参照目标高校在考生所在地的录取平均分与当年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录取分差。如果考生的高考分差(=考生的高考分数-相应批次省控线),高于高校近几年的"录取平均分差",也就意味着考生报考该校的把握比较大了。广博教育网
平行志愿下“位次”比“分数”有效
我省今年第一次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从外省的经验来看,知道自己在全省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平行志愿中很突出且与其他志愿填报方式不同的地方所在,因为考生的档案检索是按照考生的位次依次进行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位次。
对于我省考生而言,由于之前没有相应位次考生被录取的结果参考,专家建议考生可以查找目标高校前三年在当地的录取平均分,根据省级招办公布的相应年份各分数档次的人数,大概算出相关院校录取考生的位次。如果考生的位次在院校前三年录取的考生位次范围内,那么考生报考该高校的把握较大,如果相差太远,则可能需要另选他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