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专业

调整为6平行志愿 不少考生为上名校弃专业

发布时间:2023-05-09 00:35:38 | 广博教育网

重庆高考最后一年自主命题 调整为6平行志愿

  记者22日从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获悉,2015年作为重庆市高考使用自主命题最后一年,将调整加分制度,并将二、三和专科批次高考志愿调整为6个全平行志愿。

  截至3月9日,2015年重庆市普通高校各类考试招生报考255460人,比去年增加4801人,增幅接近2%。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邱可表示,在全国范围内高考报名人数普遍负增长的环境下,重庆每年高考报名人数仍呈上行态势。

  2015年为重庆市最后一年使用自主命题高考试卷,也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元年。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黄腾蛟介绍,今年,重庆在加分政策上有所调整。即2015年1月1日以前获得6类原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证书、荣誉的,今年仍可享受加分政策,分值由原来的加10分调整为加5分,。而2015年1月1日以后获得的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针对报考市属高校的地方性的3类加分政策今年仍继续执行。同时,2017年将取消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微博]考生、农村独生女5分内视为达线这2项照顾政策,仅保留报考市属院校的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及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荣誉称号的人民警察子女照顾项。广博教育网

  黄腾蛟院长称,志愿结构调整也被纳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举中。即在本科第二批、第三批和高职专科一阶段、二阶段4个批次中,将原来的“3+3”志愿结构调整为6个全平行志愿,与本科第一批保持一致,6个全平行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录取,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全部进行二次征集志愿。

  此外,重庆市2015年高考共设39个考区、117个考点。目前,普通高考加降分考生的特征信息已采集完毕,经整理、核对后将于5月25日左右进行三级公示。5月26至30日,重庆教委、市教育考试院还将组织检查组分赴各区县,对高考安全保密、考务工作准备情况、三级公示等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不少考生为上名校弃专业

  “我们的高分考生少了!”“我们学校的录取情况比较平稳!”……25日,在高招会上,高校对该志愿模式对本校的影响反应不一。不过,从去年的录取情况看,平行志愿的“马太效应”已经初显,即在录取环节,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此外,很多名校反映,去年录取的学生中被调剂专业的比往年多,有些学生入校后出现了不适。

  25日,高考出成绩第二天,相比往年,今年的考生家长有“一幸一忧”。“幸”的是今年仍实行平行志愿,经过一年对平行志愿的了解、分析,家长和考生大都对该模式有了一定了解;但让很多家长“忧”的是,到底该选择什么专业,是让孩子冒着被调剂的风险拼名校,还是报个稳妥的学校选个好专业成了两难选择。

  高校招生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录取的情况看,被退档的学生大部分因为专业不服从调剂。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一旦被退档,后面会面临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数量不多,选择范围比较窄的情况。

  在舜耕会展中心举办的“2014年山东高考招生咨询会”上,浙江大学山东招生组组长金涛介绍,实行平行志愿后,不少考生仗着“不落档、机会多”,盲目追求上名校,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以调专业的代价被学校录取的。“去年有一个女生,她想报的专业录取不上,我们跟她谈的时候,她的父母一致同意让她学电子工程专业,她入学后学习了半年多,鼓起勇气找到我说‘我真是不喜欢,都不知道下面的路怎么往下走。’”金涛说,这位有胆量的女生是幸运的,最终在老师的协调下换了心颖的专业。金涛说他不赞同学生盲目追求名校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对自己想要的有一个大体判断。

  谈及平行志愿对学校的影响,名校反应与普通院校反应不一,前者多表示平行志愿对他们没有太大影响,后者多表示虽然一志愿录取率高了,但高分考生少了。高校的反应其实从侧面证明了,平行志愿的“马太效应”正在形成。据悉,平行志愿以“分数论公平”,让“高分考生不掉档”,把考生家长从繁琐的梯度志愿中解放出来,这一点为人称道,但平行志愿也造成高校招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调整为6平行志愿 不少考生为上名校弃专业”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