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2 09:50:09 | 广博教育网
新高考政策“3+1+2”,“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此外,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专业方向因素是根本性的,它又由关键科目决定。在3+1+2选科模式下,已经选了1这个关键科目,意味着已经能在对应文理方向的绝大多数专业上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选好的细分专业选择相应的科目。说到这必须强调一下,考生应该提前准好比较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一新生选科要谨慎,关系到未五米高考填报志愿。虽然说学校并不强制学生选某一科目,但这并不能代表学生就可以随便选科了,高一同学在选科之前一定要谨慎考虑。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看一看,你所选科目能报考的专业是否与你预期中相符。
对物理感兴趣,建议选择物理+化学+政治,选这个组合的同学一般是想读理科,但不想学生物,同时政治是目前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学政治,大学公共课也有政治,对未来考研有帮助。该组合报考的人数最少,竞争力相对较小。
对历史感兴趣,建议选择历史+地理+化学:这个组合文理适中,可报专业比例在历史组中较高,地理和化学更偏理科思维,重理解,记忆背诵压力小。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本期本站将为大家讲述华东理工大学的新高考选科要求,供同学们选科和报考时参考。
一、华东理工大学新高考选科要求
1、“不限选考科目”的大学专业有37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33.6%。
2、“化学(必须选考)”的大学专业有7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6.4%。
3、“物理(必须选考)”的大学专业有29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26.4%。
4、“物理,化学(选考其中一门即可)”的大学专业有37个,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占比33.6%。
二、华东理工大学招生选科要求
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0年选科要求可知,华东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的具体选科要求如下:
(一)“不限选考科目”的大学专业
1、英语
2、财务管理
3、市场营销
4、视觉传达设计
5、产品设计
6、德语
7、法学
8、工商管理
9、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
10、公共管理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11、公共事业管理
12、国际经济与贸易(运动员)
13、国际经济与贸易
14、环境设计
15、会计学
16、金融学
17、经济学
18、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
19、劳动与社会保障
20、人力资源管理
21、日语
22、社会工作
23、社会学广博教育网
24、数字媒体艺术
25、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日语
26、行政管理
(二)“化学(必须选考)”的大学专业
1、材料化学
2、材料类
3、复合材料与工程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奥地利莱奥本大学)
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三)“物理(必须选考)”的大学专业
1、应用物理学
2、自动化
3、安全工程
6、测控技术与仪器
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
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电子信息类: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自动化
10、工业设计
1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13、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1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17、软件工程
18、数学与应用数学
19、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信息工程
21、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物理,化学(选考其中一门即可)”的大学专业
2、应用化学
3、油气储运工程
4、制药工程
7、食品质量与安全
8、风景园林
9、工程管理
10、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管理
12、化学
13、化学工程与工艺
14、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
15、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
16、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17、环境工程
18、能源与动力工程
19、轻化工程
20、生物工程
22、生物技术
23、生物科学
24、食品科学与工程
25、物流管理
2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7、药物制剂
28、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