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文科 理科)
20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文科 理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各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在非新高考省份的招录数据汇总
1、文科
学校 |
省份 |
招生批次 |
2022年
最低分 |
2022年
位次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山西
第一批本科A类
556
184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内蒙古
本科一批
518
24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黑龙江
本科一批A段
535
164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577
254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江西
第一批本科
579
20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
本科一批
579
36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广西
本科一批
591
196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四川
本科一批
587
339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贵州
第一批本科
611
156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云南
一本
626
202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本科一批
546
32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本科一批I段
536
15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青海
本科一段
476
129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宁夏
第一批本科
534
863
根据上一年的招录数据可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在陕西本地文科的最低投档分数线为546分,超了本科一批线62分。

由此可见,2023年陕西本地想要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高三文科考生,高考成绩至少要超本科一批线62分,才有可能在文科本科一批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录取!
2、理科
学校 |
省份 |
招生批次 |
2022年
最低分 |
2022年
位次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山西
第一批本科A类
549
1324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内蒙古
本科一批
518
1008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黑龙江
本科一批A段
530
96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580
1943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江西
第一批本科
569
1378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
本科一批
574
3352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广西
本科一批
551
139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四川
本科一批
596
2039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贵州
第一批本科
549
1013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云南
一本
585
121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本科一批
530
2013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本科一批I段
516
95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青海
本科一段
464
3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宁夏
第一批本科
494
3444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一年的理科招生数据可知,学校在陕西本地的最低投档分数线为530分,超了本科一批线81分。如果2023届陕西理科的高三同学想要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那么高考成绩至少得超过本科一批线81分,才有较大的把握被录取!
特别提醒:如果你还想要查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个专业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位次,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志愿填报APP,获取数据。
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年在新高考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情况
特别说明:新高考按照“院校专业组”或者“专业(类)+学校”的模式进行招生,下文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最低分,均取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数线最低的一个专业,不考虑选科。
1、新高考“3+3”招生模式的省份
学校 |
省份 |
招生批次 |
2022年
最低分 |
2022年
位次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1)
北京
本科批
582
113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2)
北京
本科批
597
91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组
天津
本科批A段
629
849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组
天津
本科批A段
631
81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组
天津
本科批A段
634
759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组
天津
本科批A段
636
723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组
天津
本科批A段
637
7060
西北农林(01)
上海
本科批
519
13507
西北农林(02)
上海
本科批
522
1286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浙江
一段
620
2808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山东
一段
565
4161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4)
海南
本科批
648
459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5)
海南
本科批
655
40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3)
海南
本科批
670
2960
2、新高考“3+1+2”招生模式的省份
首选历史
学校 |
省份 |
招生批次 |
2022年
最低分 |
2022年
位次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北
本科批
590
330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辽宁
本科批
580
25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1组
江苏
本科批
574
449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2组
江苏
本科批
575
428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06组
福建
本科批
587
20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99组
福建
本科批
588
20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3组
湖北
本科批
578
335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1组
湖北
本科批
579
324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2组(国家专项)
湖北
本科批
581
298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10组(国家专项)
湖南
本科批
571
364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13组(少数民族预科班)
湖南
本科批
571
364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4组
湖南
本科批
575
309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3组
湖南
本科批
576
298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组
广东
本科批
577
481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3组
广东
本科批
580
42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组
广东
本科批
582
393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4组
广东
本科批
584
35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重庆
本科批
566
2965
首选物理
学校 |
省份 |
招生批次 |
2022年
最低分 |
2022年
位次广博教育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北
本科批
558
338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辽宁
本科批
559
2194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6组
江苏
本科批
573
3315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5组
江苏
本科批
584
2428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4组
江苏
本科批
586
228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3组
江苏
本科批
587
220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7组
江苏
本科批
588
2137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06组
福建
本科批
583
135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99组
福建
本科批
584
132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00组
福建
本科批
586
126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09组
福建
本科批
590
114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9组
湖北
本科批
564
221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10组(国家专项)
湖北
本科批
568
2015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4组(少数民族预科班)
湖北
本科批
572
1829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8组
湖北
本科批
573
178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6组(国家专项)
湖北
本科批
575
169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11组
湖北
本科批
576
1649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5组
湖北
本科批
577
1605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07组
湖北
本科批
577
1605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8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湖南
本科批
558
2676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12组(国家专项)
湖南
本科批
569
206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14组(少数民族预科班)
湖南
本科批
571
1969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11组(国家专项)
湖南
本科批
573
1876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7组
湖南
本科批
576
1739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5组
湖南
本科批
582
147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9组
湖南
本科批
583
1429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6组
湖南
本科批
584
1388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6组
广东
本科批
583
3492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7组
广东
本科批
584
3464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7组
广东
本科批
591
282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0组
广东
本科批
591
2840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8组
广东
本科批
592
2760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组
广东
本科批
592
2749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5组
广东
本科批
594
2619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2组
广东
本科批
594
2594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6组
广东
本科批
596
2498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9组
广东
本科批
596
247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重庆
本科批
549
207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4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之列。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北京工商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
北京工商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2022年北京工商大学还录取分数线没有公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北京工商大学全国各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一、2021年北京工商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省份
院校
科目
最低分
位次
北京
北京工商大学
综合
515
21793
天津
北京工商大学
综合
613
10330
河北
北京工商大学
历史
595
3142
河北
北京工商大学
物理
506
81500
山西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64
3637
山西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26
25129
内蒙古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48
2519
内蒙古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13
11428
辽宁
北京工商大学
物理
556
23075
吉林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46
2003
吉林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10
12834
黑龙江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26
11548
上海
北京工商大学
综合
488
18414
江苏
北京工商大学
历史
562
10193
江苏
北京工商大学
物理
523
62875
浙江
北京工商大学
综合
594
48775
安徽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89
9293
安徽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489
88983
福建
北京工商大学
历史
579
2974
福建
北京工商大学
物理
565
22230
江西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96
4032
江西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66
21061
山东
北京工商大学
综合
535
82978
河南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88
10158
河南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81
41207
湖北
北京工商大学
历史
590
5558
湖北
北京工商大学
物理
569
30796
湖南
北京工商大学
历史
575
4758
湖南
北京工商大学
物理
550
39282
广东
北京工商大学
物理
553
66767
广西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75
3285
广西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39
19813
海南
北京工商大学
综合
603
9372
重庆
北京工商大学
历史
584
4353
重庆
北京工商大学
物理
583
21276
四川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77
5634
四川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74
36663
贵州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18
19394
云南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55
21642
陕西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523
21386
甘肃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496
15498
青海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435
3021
宁夏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16
2761
新疆
北京工商大学
文科
529
1416
新疆
北京工商大学
理科
445
12341
二、北京工商大学简介
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
合并组建后的北京工商大学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已发展成为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将按照“特色、内涵、规范、质量”八字方针,努力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
2003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0次会议审核批准,学校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2004年起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7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经全体委员投票确定: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果为“优秀”。2012年12月,学校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剂与安全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学位学科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年9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9年9月,“应用经济学”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我校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设16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科技部中国-加拿大联合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精尖中心、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环保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智库基地、2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本科专业63个。2002年—2012年,我校获批应用化学、产业经济学、食品科学和会计学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民商法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和企业管理6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我校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3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有博士后25人(含联合培养9人),博士生125人,硕士生3303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2407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67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其中阜成路校区21万平方米,良乡校区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88万平方米,其中阜成路校区20.25万平方米,良乡校区31.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41亿元。图书馆馆舍总面积25793.1平方米,截至目前,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190万余册、电子图书131万余册,电子期刊200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98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