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03:06:37 | 广博教育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及家长在高考结束后,对于大学专业选择上都希望能结合未来长远的规划,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合乎社会需要的专业。有兴趣,才更有动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更得心应手。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与未来职业以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是直接相关的。大学专业的选择,就是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然而,现实却是不少考生选择专业由于缺乏了解,带有盲目性和从众性,再加上现行高考中调剂录取普遍存在,导致了很多考生录取的专业与自己当初的愿望出入比较大。由于在专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着误区,许多考生和家长也缺乏科学的认知,导致最后填报的志愿不尽人意。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的“四大误区”以及如何科学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的四大误区
名校倾向
名牌大学各方面条件都好,是普通大学难比的。如果名牌大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自己又有能力考上,应该追求。然而有一些高分考生为了挤进名校而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和擅长的专业,屈就于自己不喜欢、不适合、不擅长的专业,完全从牌子出发,不考虑专业因素,非名牌大学不去,则是极不明智的。
缺乏了解
很多考生报高考志愿时,不仅对自己不了解,还有对专业也不了解,往往仅仅从专业名称表面去理解该专业的涵义,觉得自己喜欢就行,而真正进入大学之后却发现,所学的东西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广博教育网
惟命是从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自己无主见,完全听从家长的安排。据不完全统计,高考填报志愿时,和父母商量的考生超过70%,其中完全听从父母决定的占到40%左右。很多家长由于各方面的考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从事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专业,从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爱好。
按照高考改革的稳步实施计划,近期有8个省份发布了“普通高校考生招生制度的高考改革方案”。按照高考改革的计划内容,这8个省份是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截至目前至少有17个省份宣布实施高考改革方案。但是,不同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所不同。此次宣布高考改革的省份确定采用3+1+2选考方式,并从2018年的高一入学新生开始贯彻落实。
然而此前宣布高考改革的省份,有的采用3+3高考改革方案,而有的省份采用3+2+1模式。相比高考改革的3+1+2考试方案,究竟谁的选考方案更适合高考改革,目前正在讨论和探索之中。根据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指导意见,以及相关教育专家的研究说法,我们不能认为:高考改革的3+1+2方案是在否定3+3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