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01:44:20 | 广博教育网
提前批次有征集志愿。因为提前批次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也比正常批次多,这都会造成不少高校投入到提前批次的招生计划未招满,自然也会征集志愿。如果提前批次中的征集志愿高校比自己预估的第一批次能录取的高校要好一个层次,征集志愿的专业自己又可以接受,那为什么不征集志愿呢?
总体上来说,由于提前批次对后面一、二批次的志愿没有任何影响,所有提前批次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或前期没有填报提前批次志愿的考生,可以考虑再继续填报征集志愿。只是是否还继续填报征集志愿,还得视考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提前批次中的征集志愿高校比自己预估的第一批次能录取的高校要好一个层次,征集志愿的专业自己又可以接受,那为什么不征集志愿呢?
高考提前批志愿的存在,确实给了我们考生多一次的录取机会。但是它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它的风险在于部分院校投放的专业偏向冷门,此外提前批的公费师范生还有就业的协议。如果我们对这些没有兴趣,而又选择了提前批志愿报考。刚好分数又合适,被录取了,那么就很有可能带来遗憾。
选择提前批志愿报考,一定要对专业有所兴趣,而不是单一的看学校。只要考生的分数达到了相应批次线,就能报考相应批次的提前批。不过从提前批的录取来看,提前批能够出现的捡漏机会并不多。所以在报考提前批时,更要合理地认识自己高考分数,而不是盲目报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及家长在高考结束后,对于大学专业选择上都希望能结合未来长远的规划,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合乎社会需要的专业。有兴趣,才更有动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更得心应手。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与未来职业以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是直接相关的。大学专业的选择,就是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然而,现实却是不少考生选择专业由于缺乏了解,带有盲目性和从众性,再加上现行高考中调剂录取普遍存在,导致了很多考生录取的专业与自己当初的愿望出入比较大。由于在专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着误区,许多考生和家长也缺乏科学的认知,导致最后填报的志愿不尽人意。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的“四大误区”以及如何科学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的四大误区
名校倾向
名牌大学各方面条件都好,是普通大学难比的。如果名牌大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自己又有能力考上,应该追求。然而有一些高分考生为了挤进名校而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和擅长的专业,屈就于自己不喜欢、不适合、不擅长的专业,完全从牌子出发,不考虑专业因素,非名牌大学不去,则是极不明智的。
缺乏了解广博教育网
很多考生报高考志愿时,不仅对自己不了解,还有对专业也不了解,往往仅仅从专业名称表面去理解该专业的涵义,觉得自己喜欢就行,而真正进入大学之后却发现,所学的东西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
惟命是从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自己无主见,完全听从家长的安排。据不完全统计,高考填报志愿时,和父母商量的考生超过70%,其中完全听从父母决定的占到40%左右。很多家长由于各方面的考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从事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专业,从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