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阜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
曲阜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2022年曲阜师范大学还录取分数线没有公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曲阜师范大学全国各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一、2021年曲阜师范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省份
院校
科目
最低分
位次
天津
曲阜师范大学
综合
554
21824
河北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
558
10594
河北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541
50682
山西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52
5038
山西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511
31722
内蒙古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25
4100
内蒙古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489
15460
辽宁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
552
9408
辽宁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518
36797
吉林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485
6457
吉林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445
26303
黑龙江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30
3063
黑龙江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500
16470
上海
曲阜师范大学
综合
468
22835
江苏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
542
18258
江苏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512
74060
浙江
曲阜师范大学
综合
557
90679
安徽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90
8971
安徽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536
50174
福建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
540
8923
福建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519
43673
江西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82
6822
江西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538
36042
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
综合
497
155881
河南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87
10498
河南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561
61408
湖北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
556
14295
湖北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505
65016
湖南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
556
9026
湖南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541
45987
广西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27
10789
广西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459
59607
海南
曲阜师范大学
综合
563
16290
重庆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
538
13893
重庆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540
40930
四川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43
17305
四川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493
112208
贵州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54
10577
贵州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440
60123
云南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51
16641
云南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507
45572
陕西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498
14375
陕西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435
65349
甘肃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518
5370
甘肃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472
22385
青海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481
1362
青海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425
6073
新疆
曲阜师范大学
文科
469
3695
新疆
曲阜师范大学
理科
394
19600
二、曲阜师范大学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迁址曲阜,开启了兴办本科教育的历程。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与山东大学文科合并成为新的山东大学。1974年4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建制。198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198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建设日照校区。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12年以来,先后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教育部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山东省首届文明校园、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建校67年来,积淀形成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精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基础文理优势突出、文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卓越教师为鲜明特色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在U.S.News2020、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先后位列国内高校第86位、73位,在2020、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先后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92位、80位。
学校拥有ESI世界前1%学科5个(工程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山东省一流学科6个(工程学、数学、中国史、化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其中,教育学为“高峰学科”,体育学、中国史、数学为“优势特色学科”),17个学科入选软科2020“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教育学学科位居全国前10%。设有博士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本科招生专业69个,形成了涵盖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建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智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政府在我校设有8个省部级研究基地。
广博教育网

华侨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
华侨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华侨大学是国家
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022年华侨大学还录取分数线没有公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华侨大学全国各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一、2021年华侨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2021
华侨大学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632
5788
2021
华侨大学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625
6546
2021
华侨大学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625
6546
2021
华侨大学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611
8277
2021
华侨大学
天津
综合
本科批A段
601
12510
2021
华侨大学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600
9828
2021
华侨大学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599
9967
2021
华侨大学
云南
文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96
4773
2021
华侨大学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594
4324
2021
华侨大学
安徽
文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93
8079
2021
华侨大学
天津
综合
本科批A段
593
13964
2021
华侨大学
天津
综合
本科批A段
593
13964
2021
华侨大学
湖北
历史
本科批
591
5381
2021
华侨大学
湖北
历史
本科批
590
5558
2021
华侨大学
江西
文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90
5069
2021
华侨大学
云南
文科
本科一批
588
6226
2021
华侨大学
河南
文科
本科一批
586
10825
2021
华侨大学
安徽
文科
本科一批
584
10923
2021
华侨大学
湖北
历史
本科批
584
6781
2021
华侨大学
贵州
文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82
5300
2021
华侨大学
天津
综合
本科批A段
580
16540
2021
华侨大学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79
25780
2021
华侨大学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79
25780
2021
华侨大学
辽宁
历史
本科批
577
5149
2021
华侨大学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75
23683
2021
华侨大学
贵州
文科
本科一批
573
6572
2021
华侨大学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73
24744
2021
华侨大学
河南
理科
本科一批
572
49827
2021
华侨大学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72
29250
2021
华侨大学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70
26448
2021
华侨大学
湖南
历史
本科批
570
5782
2021
华侨大学
湖南
历史
本科批
567
6429
2021
华侨大学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65
32855
2021
华侨大学
广西
文科
本科一批
564
4545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63
23070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61
23881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61
5255
2021
华侨大学
河北
历史
本科批
561
9704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60
5415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60
5415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60
5415
2021
华侨大学
重庆
历史
本科批
560
8546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59
24747
2021
华侨大学
江西
理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59
24307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58
5722
2021
华侨大学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58
14985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57
25628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57
5884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57
5884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57
5884
2021
华侨大学
安徽
理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56
35849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56
26075
2021
华侨大学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556
25908
2021
华侨大学
重庆
物理
本科批
556
33352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55
26530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55
6238
2021
华侨大学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55
64149
2021
华侨大学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55
16405
2021
华侨大学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55
16371
2021
华侨大学
山东
综合
普通类一段
555
54619
2021
华侨大学
四川
文科
本科一批
555
12186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54
26946
2021
华侨大学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53
66222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52
27833
2021
华侨大学
山东
综合
普通类二段
552
58028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51
6903
2021
华侨大学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51
68350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50
28774
2021
华侨大学
河北
物理
本科批
549
44261
2021
华侨大学
辽宁
物理
本科批
549
25426
2021
华侨大学
江苏
历史
本科批
548
15625
2021
华侨大学
江苏
历史
本科批
548
15625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48
29736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历史
本科批
543
8344
2021
华侨大学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42
32508
2021
华侨大学
陕西
文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41
5812
2021
华侨大学
甘肃
文科
本科一批I段
537
3184
2021
华侨大学
内蒙古
文科
本科一批
535
3427
2021
华侨大学
黑龙江
文科
本科一批A段
533
2870
2021
华侨大学
云南
理科
本科一批
533
31586
2021
华侨大学
四川
理科
本科一批
531
73161
2021
华侨大学
甘肃
文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30
3860
2021
华侨大学
广西
理科
本科一批
528
24505
2021
华侨大学
陕西
文科
本科一批
528
7809
2021
华侨大学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527
58849
2021
华侨大学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525
60826
2021
华侨大学
北京
综合
本科批
520
20942
2021
华侨大学
内蒙古
文科
本科提前批B段
520
4536
2021
华侨大学
北京
综合
本科批
518
21295
2021
华侨大学
北京
综合
本科批
517
21456
2021
华侨大学
宁夏
文科
本科一批
516
2761
2021
华侨大学
安徽
理科
本科一批
515
65899
2021
华侨大学
贵州
理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508
23011
2021
华侨大学
陕西
理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496
31035
2021
华侨大学
内蒙古
理科
本科提前批B段
494
14791
2021
华侨大学
新疆
文科
本科一批
494
-
2021
华侨大学
黑龙江
理科
本科一批A段
488
19042
2021
华侨大学
甘肃
理科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486
18077
2021
华侨大学
内蒙古
理科
本科一批
481
17132
2021
华侨大学
贵州
理科
本科一批
477
36668
2021
华侨大学
陕西
理科
本科一批
470
44048
2021
华侨大学
上海
综合
本科批
467
23070
2021
华侨大学
甘肃
理科
本科一批I段
465
24827
2021
华侨大学
新疆
理科
本科一批
450
-
2021
华侨大学
青海
文科
本科一段
447
2505
2021
华侨大学
宁夏
理科
本科一批
413
13043
2021
华侨大学
青海
理科
本科一段
392
9242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二、华侨大学简介
华侨大学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960年学校创办于福建泉州,廖承志为首任校长。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办、福建省人民政府进行共建。1997年原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成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2003年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现有教职工2800多人。在17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56%、博士学位者占67%、海外留学经历者占38%,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6%。有双聘院士、国家领军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团队。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名,其中6万多名分布在港澳台及海外各地,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101人、研究生5486人,有来自港澳台地区和90多个国家的学生7070人,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设有28个学院、92个学系(部、中心)。有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专业通过国际及国内专业认证。有1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100余个。
学校加强学科建设,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覆盖11个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拥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17个。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2个学科居ESI前1%。
学校重视学术研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在福建省高校中名列前茅。科研成果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有关学术论文分别在《自然》(Nature)、《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连续四年进入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全国百强。2位教授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