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4 15:28:33 | 广博教育网
“物生地”是新高考中一种常见的选科组合,近年来,除了“物化生”、“史政地”等传统文理组合外,“物生地”的科目搭配也被很多学生给采纳。而众所周知,目前高校专业招生对新高考地区的选考有了一定限制。那么,新高考选物生地有什么专业?物生地组合能上名校吗?
一、新高考选物生地有什么专业?
根据各地方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校招生选考要求显示,
“物生地”的可报专业比例达99%。
所以,选“物生地”后,专业选择极其丰富。接下来,本站根据学科衔接、选考性价比、专业选考要求整理出三层梯队的“物生地”可报专业,可供参考:
1、第一梯队:“物、生、地”直接相关的理工专业
高校中大量与物理相关的热门工科专业是“物生地”的主要报考对象,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除此之外,与地理相关的专业也基本都可以报考。但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生物相关学科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因此像大部分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就并不适合选考“物生地”;只有像“护理学”这样个别对招生要求不高的专业,才适合“物生地”报考。
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理科学、风景园林、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遥感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护理学等。
2、第二梯队:文理兼收专业
选考“物生地”还可以报考文理兼收的专业,这些专业中也不乏一些就业前景明朗的专业。虽然这部分专业招生大多是文理兼收,但据很多高校实际反映,理科生往往要比文科生在专业学习中更占优势。
代表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与贸易、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
3、第三梯队:文科专业
当然选考“物生地”仍可以报考一部分文科专业,因为文科专业对选考的限定一般并不严格。但一般不建议报这些专业,一是选考物理却报文科专业,比较吃亏;二是这类专业需要具备一些历史基础,而“物生地”并没有。
代表专业:小语种(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运动康复、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学等。
以下是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24年拟来湖南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1(本科)》,对物理、生物、地理有直接选考要求的专业名单(不代表所有的“物生地”可报专业),供参考:
二、物生地组合能上名校吗?
当然可以。
依据上述“物生地”的专业对应情况可得:
选考“物生地”最适合报考的院校应为——理工类、综合类。
以下是两种类型高校中名校的相关榜单,其中清华、北大领衔上榜,供参考:
1、综合类
排名 | 学校名称 | 省市 | 类别 | 总分 |
---|---|---|---|---|
1 | 清华大学 | 北京 | 综合 | 999.4 |
2 | 北京大学 | 北京 | 综合 | 912.5 |
3 | 浙江大学 | 浙江 | 综合 | 825.3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综合 | 783.3 |
5 | 复旦大学 | 上海 | 综合 | 697.8 |
6 | 南京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83.4 |
8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09.3 |
9 | 武汉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07.1 |
10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综合 | 570.2 |
11 | 四川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61.7 |
12 | 中山大学 | 广东 | 综合 | 559.4 |
16 | 东南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38.5 |
19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14.7 |
20 | 南开大学 | 天津 | 综合 | 497.4 |
2、理工类广博教育网
排名 | 学校名称 | 省市 | 类别 | 总分 |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理工 | 609.9 |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理工 | 549.8 |
14 | 同济大学 | 上海 | 理工 | 548.4 |
1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理工 | 546.7 |
18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理工 | 530.9 |
21 | 天津大学 | 天津 | 理工 | 490.8 |
24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理工 | 467.9 |
25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理工 | 466.7 |
30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 理工 | 432 |
31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理工 | 426.5 |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22-评价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化)
全国各地都要实行新高考,每个地区的新高考政策会有些不同,小编整理了青海新高考最新政策及改革方案解读,来看一下!
2022年青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4、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考试科目覆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所有学科,在学科教学结束时进行。完善现行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客观、真实记录学生成长。2016年启动,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适时改革现行的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2.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成绩合格方可获得毕业资格。考试科目由全省统一命题、制卷、组织考试、评卷和发布成绩。考查科目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和要求,由市(州)具体组织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进行,为有需要的学生逐步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可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1.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考生
新高考的“6选3”制度,让高中生的选择性更多 。王健林说“做地产行业,先定个小目标,挣1个亿”。一定有一个目标,首先需要思路清晰,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你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向哪个方向努力。
2. 巧用方法、事半功倍的考生
面对新高考,有的学校会进行“走班制”,时间严重压缩。做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能够大大提高做题效率。某宝的高中数学妙招中有很多数学的解题妙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策”,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英语的阅读,先看阅读问题,画出重点单词,到相应的段落中去找答案,注意文中的转折词语。
3. 避免短板、科目突出的考生
让自己的弱项变得“strong”,让突出的科目继续提升。找到短板科目的原因,是兴趣问题还是基础问还是能力问题。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发现改正。如果发现弱势科目已经不可以逆转,就利用突出的科目去弥补,但是建议弱势科目不超过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