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1 19:46:01 | 广博教育网
2022湖北学考报名时间为3月21日—4月2日(各市错峰报名),2022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考全省统考科目考试定于7月2日至4日举行。
1.网上查询系统开通时间
2022年8月10日9:00时
2.考试结果查询办法
网上查询:考生可于8月10日上午9:00以后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通过“2022年学考合格考考试结果查询系统”查询本人考试结果。
线下查询:普通高中在校生可在学籍所在高中学校申请查询本人考试结果;社会考生可凭身份证和准考证到当地教育考试机构申请查询本人考试结果。
3.考试结果呈现方式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考试结果只公布“合格”或“不合格”,不公布考生卷面原始成绩。
(一)2019级普通高中在校生
尚有科目不合格或因故未能参加2021年规定科目考试的2019级学生,应报名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
(二)2020级普通高中在校生
2021年已完成3科(即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中已报考的3科)考试且成绩全部合格的学生,本次报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和2021年未报考的3科;2021年已完成3科考试但有不合格科目的学生,除报考上述科目外,还应报考未合格科目的补考。因特殊原因,2021年只参加了0到2门科目考试的学生,本次报考科目按照本须知中“其他考生”的报考规定执行。
(三)2021级普通高中在校生
2021级学生本次报考科目为3门,由学生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和自身学习情况,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科中选择3科报名参加考试。
(四)社会考生
尚有不合格科目的原2018级普通高中学生的考生类别从“在校生”转为“社会考生”,以社会考生类型报考所有未合格科目。2019级注册报名但有不合格科目的社会考生,可报考余下未合格科目。2020年、2021年注册报名且已参加考试的社会考生,本次报考分别参照2019级、2020级普通高中在校生报考规定执行,只参加了0到2门科目考试的考生,本次报考科目按照本须知中“其他考生”的报考规定执行。2022年新注册报名的社会考生,按照2021级普通高中在校生报考规定执行。
(五)少年班学生
被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少年班招生资格)录取到少年班的高中在校生,可凭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申请全省统考科目免试。已注册报名的2019级、2020级少年班学生可直接办理全省统考科目免试手续。2021级少年班学生须完成注册报名后方可办理免试合格手续。办理免试手续时,学生须先填写《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少年班学生免试申请表》,再向学籍所在高中学校提交免试申请和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由高中学校统一提交县(市、区)、市(州)、省三级考试机构审核办理。
(六)其他考生
因出国留学、外省转入、休学复学以及2021年报名后因故放弃考试等原因,导致本次考试不能按照上述规定报考的考生,本次考试报考科目和要求请咨询学籍所在高中学校或户籍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
内蒙古将于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影响深远,是省级层面重大改革事项,需要省级层面、教育行政等相关部门、各市县统筹规划,从组织保障、办学条件、配套政策措施等3个方面补足短板,协调推进,加强提升保障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我区作为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八省区之一,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二是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是深化统一高考考试招生改革;四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到2025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普通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包括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普通高考)和高等职业院校分类招生。我区实施“新高考”后,普通高考考试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3+1+2”模式。与现行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不同,改革后,我区将采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3+1+2”模式下,考生文化课总成绩满分为750分。其中,“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试卷为全国统一命题,每门满分均为150分。“1”和“2”为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选择性科目,试卷由自治区统一命题。“1”就是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1门作为首选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2”就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00分,按等级转换分数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3+1+2”模式下共有12种组合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文理交融,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增大考生的选择空间。
在招生录取方面,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新高考”的一大亮点,旨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并为高校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涵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13门科目。考试按照教学进度,学完即考、随结随考,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不计入高考总成绩,合格者颁发高中毕业证书。
选择性考试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成绩“合格”后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
“一参考”是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参考,在考试成绩相同时,高校可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综合素质评价是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和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日常动态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个方面。目前,教育厅已经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对学生日常表现实行写实性记录,一经确认公示不能更改,确保公平公正。
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文理分科,只有文综和理综2种固定的组合。实施“新高考”后,将按照考生选考物理组合、历史组合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同时,把原来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一个批次,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模式,一般安排在普通高考之前进行,报考高职院校但未被录取的考生还可以继续参加普通高考。通过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和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毕业证书效力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区别。
要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选科,这是高考3+1+2选科的基本要求。
未来发展趋势顾名思义就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未来选了这个科之后,今后选专业选院校有很多选择,选择余地大,这是很关键的。
如果你选择的这个专业本身在社会上就不属于朝阳行业,就是属于一个没落行业了,那就尽量不要去。
二是在选了这个科目以后,如果你周围的同学都要选择,那你就要好好要考虑考虑了,因为这些科目很有可能在高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去学。
很多人选的话,虽然在同等条件下概率都是一样的,但是难度却加大了,竞争的压力也加大了。
因此最好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而不是随波逐流,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否则的话吃亏的是你自己。
广博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广博教育网:www.38085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