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龙江工业大学是几本院校 哈尔滨工程学院是几本

发布时间:2025-09-04 18:25:13 | 广博教育网

龙江工业大学是几本院校 哈尔滨工程学院是几本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广博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龙江工业大学是几本院校 哈尔滨工程学院是几本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几本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985工程高校,也是211工程高校,而且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创始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是首批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的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学校历史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20年5月开始筹建的,10月17日举行开学典礼。

1922年4月2日,学校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

1928年2月4日,学校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改由中华民国东省特区领导,校名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

1928年10月20日,将法政学院和商学院并入,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苏共管。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到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语授课,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

1936年1月1日,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

1937年1月以后,学校完全转入按日本方式办学阶段。

1938年1月1日起,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从1920年建校到解放前,哈工大一直按俄或日式办学,用俄语或日语授课,这使哈工大自建校起就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征。

1951年,哈工大被国家确定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之一,成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中国国内各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并以“工程师摇篮”而饮誉全国。

1970年春,根据上级指示,哈工大少数人员与绝大部分物资南迁重庆,与哈军工二系合并成立重庆工业大学;留哈部分与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1973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重庆工大北返,恢复原哈工大。几经折腾,学校遭到严重破坏。

1977年,恢复本科生招生。

1992年,创办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探索出一条“一校办区,一区补校,校区结合,一校两制”新的办学模式。

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院校之一。

1999年11月,入选“985工程”,成为国家按照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之一。

2013年4月,首批入选“2011计划”牵头高校。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22年,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7月31日,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416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37人,占32.1%,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83人,占教师总数的40.4%。现有两院院士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青年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6人、青年拔尖人才2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2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个。

学科建设

据2021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工大(本部)下辖24个学院,开办9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动漫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光学、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飞行器设计、环境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先进装备制造科学学科群、城乡建筑可持续发展学科群、社会学、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学术科研

据2019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工大拥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际联合中心/科技合作基地,3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工大参与了探月工程等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学校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紫丁香二号”卫星,创下了中国国内高校研发小卫星五战五捷的纪录。

有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研究、空间机械臂技术、星地激光链路试验、快舟星箭一体化技术、神光III激光装置中的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等7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分获2006年度、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号系列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学校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为此,哈工大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哈工大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

发射了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通信、首次实现了激光全自动束靶耦合引导,诞生了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新体制雷达、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登上春晚舞台的大学生机器人舞蹈队,实现了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支撑结构系统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天眼”成功“开眼”,研制成功的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应用,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让中国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成功发射的“龙江二号”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首次揭示了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在免疫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发现,正在建设中国首个用于模拟太空极端环境的大科学工程,一大批成果助力“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等重大任务,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

2022年4月1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消息,由该校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学术期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Robotics)上发表题为“玉兔二号”月球车2周年的月球背面移动与科学探索”的封面论文。团队成员根据月球车车轮与月面作用的信息和地面力学模型估计了月壤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月壤风化层的承压特性与地球上的干沙和沙壤土类似,与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典型月壤相比具有更强的承压特性。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形状记忆智能展开结构技术”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名单。 广博教育网

合作交流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和45个国家和地区的435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罗格斯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项目;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法国里昂应用科学院、爱尔兰都柏林国立大学、丹麦工业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22所欧盟高校签署了学生、教师互换协议;与澳大利亚G8联盟高校保持着密切学术合作;与日本、韩国高校的学术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1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该校设立“哈工大中俄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基地”。同时,哈工大牵头联合中俄29所精英大学成立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简称“阿斯图”),先后成功举行中俄阿斯图成员院校开放日、中俄阿斯图机器人创新及展示大赛、中俄阿斯图友谊火车计划、阿斯图中俄大学生小卫星青年研习营、阿斯图相聚圣彼得堡、阿斯图冰雪大联欢等活动。2013年,阿斯图总部落户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承载这一项目建设的哈工大青岛科技园正式奠基,签署了《青岛宣言》。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通过阿斯图平台,两国青年参与活动交流累计逾5万人次。

此外,哈工大先后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普渡大学、伊力诺依理工大学、宾州州立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成功地申请到了欧盟第七框架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与法国巴黎六大、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英国伦敦学院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等15所欧盟高校签署了学生、教师互换协议。加入了中欧工程大学联盟、中美大学校长论坛,成功举办东北亚学生模拟联合国、第五届研究生CSC奖学金说明会、中澳教学法研讨会、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生论坛等活动,在科研、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全面展开。

学校通过联合培养、交换学生、学生实习、学生联谊(夏令营等)、国家公派研究生(CSC)等形式加大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力度。

据2015年6月哈工大官网信息显示,哈工大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以每年150人的速度在递增,2014年达到1881人,其中本科生959人,交换学生、联合培养及短期出访的学生达1030人;2014年,CSC优秀本科生项目该校获批30个项目,106个名额,全年共派出83人;成立学生国际交流协会(HICA),举办世界文化节、美国周、俄罗斯宣传日、模拟联合国等活动。

哈工大设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用于资助举办国际会议、聘请高水平海外专家、参加各种国际学术活动等。出台了“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聘请海外教授兼任哈工大博士生导师”、“聘请外国合约专家”、“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等一系列政策。

2014年,该校获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7项,“111计划”引智基地数量达到6个。依托“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学校与丁肇中教授团队已达成科研合作协议,签署关于空间粒子物理研究合作备忘录,在大科学工程所涉及到的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参与“2011计划”国际合作部分工作;2015年度申报外专项目76个,提交成果20项,2015年度外专经费同比增长6.98%;2015年至2017年为该校“国际项目建设年”。

2014年,共有来自115个国家的2300名长短期留学生在该校就读,其中,学位生1066名,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国别数、学位生数、硕博率达63.8%。同时,“世界手牵手”中外学生文艺晚会、“留动哈工大”中外学生阳光趣味运动会、“哈工大星”中外优秀学生夏令营等活动已打造成哈工大中外学生活动品牌。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龙江工业大学是几本院校 哈尔滨工程学院是几本

哈尔滨工程学院是几本

哈尔滨工程学院已不存在,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国重点211工程院校之一,是黑龙江省的一所一本重点大学。哈尔滨工程学院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原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后退出部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再后来哈尔滨工程学院在建制上解体,重新组建了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概况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924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190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各类国家级人才85人次,各类省部级人才94人次;“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1、黑龙江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为特色的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
2、黑龙江科技大学简介
一、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64年因院校调整又改为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复建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二、发展历程

学校坐落于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72年的发展历程谱写了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可概括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依煤而生,曲折发展。学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边陲煤城办学56载,几代科院人凭借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以服务煤炭为已任,甘守清贫,艰苦创业,献身煤炭,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第二部曲——二次创业,跨越发展。为更好地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学校抢抓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战略机遇,于2001至2003年白手起家在哈尔滨建设新校区。历尽千辛万苦,攻坚克难,用“泪水、汗水和血水”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园。2003年8月,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实现了办学空间的跨越。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跨越。

第三部曲——办学转型,科学发展。2004年以来,实施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2008年在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确定为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2012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特色学科项目和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三五”开局之际,学校科学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应用,精准育人”的办学理念,绘就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的长远发展蓝图和“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汇聚全校合力,聚力转型发展,激发办学活力。

三、学校现状

学校不断积淀和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固基强实”的思想和“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服务理念,以立足应用的教学理念为引导,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657人,其中研究生、博士生883人。“十五”以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连续保持省内高校前三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标志性竞赛中,获奖数量和层次居于省内高校领先水平。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坚持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重点专业10个。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14门省级精品课。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区域、行业和国家发展需求,按照学科链与产业链相协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建设思想,构建以工科为主体,矿业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双一流”建设期间,我校为黑龙江省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建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是黑龙江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拥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具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10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拥有资源与环境、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工商管理(MBA)、会计、金融、社会工作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岩土工程、工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技术与工程9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有国家级中心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具有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等一批高端服务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师为尊、为师服务”的理念,构建开放、多元、有序、效能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实施“五大工程23项计划”的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24人,省教学名师、教学新秀9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聘请教育界、企业界、政界知名人士等150余人为兼职教授。长期聘用企业工程技术骨干145人为“双师型”教师,直接服务特色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坚持应用为主,把科研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点,不断推进科技工作向“质量性、战略性、组织性、导向性”转型,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0项、省部级项目266项,科技经费总额4.5亿余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0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58项。

学校建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学校围绕区域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搭建了系列服务平台。其中,服务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石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跻身国家战略,总体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成为黑龙江和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发展人才与技术主要支撑;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战略的现代装备制造研发平台,是军委总装备部颁发军品研发资质的高校之一,直接为国防与军工企业服务;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国家级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较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牵头成立黑龙江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致力于3D打印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攻关;牵头申报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我省煤炭、石墨等矿产资源产业发展。

学校坚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与互动,不断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奥地利、美国、德国、法国等开展合作办学和科技交流,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取得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经验,成为黑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全面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以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各项建设,为大学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标兵”、“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80余项省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进******、勇担新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的目标方向,聚焦内涵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学校改革发展新篇章,开启了创建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和“百年名校”梦的新征程,为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黑龙江科技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哪里

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务处电话

黑龙江科技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黑龙江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

黑龙江科技大学招生办电话

黑龙江科技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黑龙江科技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黑龙江科技大学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

以上就是广博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龙江工业大学是几本院校 哈尔滨工程学院是几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广博教育网:www.380853.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龙江工业大学是几本院校 哈尔滨工程学院是几本”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