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广博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
1985年是我国高考体制改革的重要年份,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政策和实验方案,是高考改革真正全面展开的开端,政策措施主要有:
(1)实行招生多元化。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成为指导高考体制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文件明确规定了“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即改变过去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统一分配的办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少数自费生等三种招生办法,把“双轨制”下的计划招生和缴费入学纳入了高考体制。
(2)实行高中会考制度。国家教委批准了上海开始探索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的试点。1988年后,浙江、海南、云南、湖南等省份也开始实行会考制度,此后逐步在全国推行。
(3)实行“3+2”方案。1985年以后,高考在减少考试科目上进行了改革,开始推行“3+2”考试方案(上海试行“3+1”方案),即将高中毕业会考后的高考科目分为文史、理工两大类,并将理工类7门、文科类6门得考试科目都减为5门,所有的考生都必须考语文、数学、
英语三科,理工类加考物理、
化学,文史类加考政治、历史,理工类取消了的政治、生物2学科,文史类取消了地理学科,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到1995年除上海外全国各省份都实行了“3+2”方案。
(4)推进标准化考试。1985年,广东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模式并首先在英语、数学两科目中实行高考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的试卷从单一卷改为两卷,其中第一卷为选择题(有单项和多项选择题),采取机器改卷;第二卷为非选择题(主观题),采取人工阅改卷,评分标准也要求更客观、标准、精细。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规定从1991年起所有高考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实际上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在此期间,还尝试进行了标准分录取制度,即通过卷面分数(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数(名次分数)录取办法,但后来由于老百姓对标准分不易理解而被取消。
(5)试行保送生和招生并轨改革。1985年国家教委决定在
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到1996年,普通高校招生试行并轨招生改革,高校的学费开始增加,在后续的几年中,高校的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到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贫困连片地区高考录取政策
法律分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发展,明确要求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加大高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相关的优惠政策包括:
1、专项计划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本科计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高职计划在本科批次结束后、高职批次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广博教育网
2、有关省级招办按照高校专项计划120%的比例投档,高校在提档线上依据考生投档总分和专业志愿顺序录取。批次内生源不足时,省级招办可综合平衡本省贫困地区生源分布情况,确定补征志愿的考生条件及录取办法。
3、有关高校按补征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按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以下简称专项生)名册,由各有关省级招办按规定寄送招生学校并报本省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法律依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 第三条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录取管理。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专项计划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本科计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高职计划在本科批次结束后、高职批次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有关省级招办按照高校专项计划120%的比例投档,高校在提档线上依据考生投档总分和专业志愿顺序录取。批次内生源不足时,省级招办可综合平衡本省贫困地区生源分布情况,确定补征志愿的考生条件及录取办法。有关高校按补征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按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以下简称专项生)名册,由各有关省级招办按规定寄送招生学校并报本省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1996山东省高考录取政策
广博教育网(https://www.380853.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1996山东省高考录取政策的相关内容。
1996年的山东省高考录取政策主要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的成绩来进行。对于本科的第一批次院校,按照招生计划的1:1.2的比例,全省统一确定最低控制分数线。第二批次院校的分数线则根据部属、外省省属以及本省省属院校的本科招生计划来分别划定,包括省属线。
在提前批中,军事和公安院校的本科招生面试、体检以及录取工作,将按照本科军检线来进行。至于专科(高职)一批次,则会在本科三批的基础上,采取同步平降的方式,来确定最低控制分数线。这一政策旨在确保招生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
此外,根据政策安排,各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将根据当年的实际报考情况和考生的成绩分布进行动态调整。这样的调整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考生的录取需求,同时也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
总的来说,1996年的山东省高考录取政策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和控制分数线,确保每一个有潜力的考生都能获得公平的升学机会。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也为山东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广博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广博教育网:
www.380853.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